[職涯] 新的一頁

201603
因緣際會之下,我走入了本業,身為一個政治系畢業生。

身分轉換,其實有點不適應,從執行端換到監督端。

過去的經驗多是執行計畫、企劃、配合行政部門,但是現在到了立法部門,整個慌亂。

民意代表要做的事情,到底是什麼呢?人民所託的是真正的民意嘛?還是他們單純的個人利益呢?這個還要留待一段時間過後。

從我少少的觀察和體驗,我認為民意代表要有專業素養和對這個地方的理想,才能夠起到監督的責任,給予行政部門實質的監督和幫助,提供民眾觀點給行政部門參酌,不再是路邊叫罵的程度。

這時,身旁幕僚的角色變得重要,可以理解為何立法院的資深法案助理是相當受重視的,因為知道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,知道行政部門的派系、內部關係、黨內關係等等,在討資料時可以順利拿到關鍵內容...,要知道要如何施壓。而且要很關心在地的大小事,保持好奇,且毅力十足的追蹤,即便不是媒體關注焦點。

不過,現階段還是幫老闆行銷為主,目標是連任!所以很多議題都是曇花一現,過去用過的拿來吵一吵,而且很多政策措施不是半年、一年有結果,所以說叫罵型問政會持續一段時間,就當做看秀吧!


201612更新
離開這個位置有點時間了,因為不喜歡也看不慣。
上面的問題,我想我有了答案。
民意代表,代表人民40%、代表自己60%;公共利益40%、私人利益60%。
功能:配合行政部門演大戲,最好是能搶戲。
目標:連選連任、挑戰中央立委、撈個官做做。
幕僚工作:搶版面、搶鋒頭、選民服務、增取新聞曝光、做美勞、寫文章。

地方議題就這麼多,每年度行政部門的工作、預算都已經排好,上年度的議題下年度繼續罵,預算和進度都已經規劃好,只能白的說成黑的,黑的說成灰的,沒東西說就塗成花的。
反正沒人關心,地方新聞記者也樂的議員幫忙做文章,集滿三個議員,一天的新聞份量就完成了~

以上可以一個助理做,也能分工合作,跟到好老闆是你幸,遇到壞同事是你命!

ps. 政治學系的訓練,只能幫你初步了解政府的分工和組織,詳細的運作模式要從政府計畫案下手,你可以知道為何政策執行永遠慢,官僚組織如何環環相扣,編寫預算、執行細節、文官的忙季就是立委/議員幕僚的忙季,虛應故事通通在開議期間發生,也是最浪費人力資源的時期。至於立法部門,有機會進去待一陣子,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你眼前上演。